花開花落,『凡事都有定期』



3.3.2020

春日遊園,欣賞三寶 ─ 樹、鳥、花。

原本覺得香港的公園甚少花圃,因此對於地區小公園沒有太大期望,但春日遊園,發現風之塔公園入口旁邊有一排繡球花,眼睛被它吸引了。

駐足觀看時,見職員以特別的工具將水澆灌在花葉之間的泥土上,甚為用心打理。一問之下,職員告知這些繡球花原本是維多利亞公園一年一度的花展展品,因為疫情,花展取消了,所以在此地區公園亮相。

初次與繡球花會面,想起花團錦簇四字。長長的一排繡球花在路邊列陣,像歡迎賓客入園。花瓣原本是綠色的,但日漸變色,成為紫、藍、紅等顏色,繽紛艷麗。由於花球大且密集,一眼望過去,甚為壯觀。
6.3.2020
然而過了三星期後,當我再次拜訪時,卻只見桃紅色的繡球花,究竟其他顏色的繡球花去了哪裡?是否紫藍色的全變成桃紅色,抑或是另一批花?
29.3.2020
幾天後再訪,只見大部分花球已消失得無影無踪,因為凋謝的已被剪掉了,只餘少量仍未凋謝的得以留下!看看照片日期,才發現第一次與繡球花相遇時已是一個月前的事了。
3.4.2020
為了供遊人觀賞時令花卉,有些在公園的花卉在凋謝後會被移除,換上另一些盛放的花卉。像下圖是在24.3.2020拍攝的,但5.4.2020再去同一地點,花卉已不知去向,只見一片泥地。
24.3.2020
另一次經歷,是3月1日在香港動植物公園拍下一張杜鵑花盛放、山坡一片豔紅的照片:
1.3.2020
兩周後再去,卻幾乎認不出拍攝照片的位置,因為花凋謝了,山坡已面目全非!

這些情景,令我想起中國古語花無百日紅,以比喻人的際遇會隨時間而轉變。花開花落,興衰更替,猶如人生中的起起跌跌,也令我想起《詩篇》103篇15─16節:
至於世人,他的年日如草一樣。
他興旺如野地的花,
經風一吹,就歸無有,
它的原處也不再認識它。
(和合本2010版經文)

傳道書三章1─2節亦如此說:
『凡事都有定期,
天下每一事務都有定時。
生有時,死有時;
栽種有時,拔出有時。』

傳道書三章3─8節列出人生各種相對的遭遇都有定時:
殺戮有時,醫治有時;
拆毀有時,建造有時;
哭有時,笑有時;
哀慟有時,跳舞有時;
丟石頭有時,撿石頭有時
懷抱有時,不抱有時
尋找有時,失落有時
保存有時,拋棄有時
撕裂有時,縫補有時
沉默有時,說話有時
喜愛有時,恨惡有時
戰爭有時,和平有時。

傳道書三章最後的9─15節,是一段結論:
這樣,做事的人在他所勞碌的事上得到甚麼益處呢? 
10 我觀看 神給世人的擔子,使他們在其中勞苦:
 11  神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裏;
然而 神從始至終的作為,人不能測透。 
12 我知道,人除了終身喜樂納福,沒有一件幸福的事。
13 並且人人吃喝,在他的一切勞碌中享福,這也是 神的賞賜。
14 我知道 神所做的都必存到永遠;無所增添,無所減少。 
神這樣做,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。
15 現今的事以前就有了,將來的事也早已有了,並且 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。(「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」:原文是「再尋回已過的事」。)

以上的概念,真值得深思。

我還記得以前讀書時,英文科老師以一首英文歌 "Turn! Turn! Turn! (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)",  作為課堂教材,讓我們聽歌學英文。這首歌的歌詞(除了最後一句)是以傳道書第三章為內容的 。以下是作曲者Pete Seeger 唱的版本:

如果認為萬事的發生都不是人所能控制的,這種概念是否宿命論呢?是否被動呢?是否無可奈何呢?
我想,除了上主的安排之外,人依然有其自主的程度,並需要為自己的決定與行為負起責任和承擔後果吧!


後記

人生的個人經歷與神的安排之間的關係,是一個複雜的基督教信仰課題,不能以三言兩語便可解釋清楚。閱讀聖經經文是一回事,如何應用於個人身上又是另一回事。

今天閱讀《每日經歷神》4月17日的文章沒人能禁止你,亦與此課題有關,末段的結語帶給我提醒與安慰:『要記住:沒有人能夠阻撓神成就在你身上的計畫。凡神所謀定,必作成,沒人可以阻擋祂的計畫。』
http://www.haomuren.net/devtoday/4月17日-每日經歷神/


*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