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今早閱讀《靈命日糧》的文章《豐盛的人生》後,回想起葛琳卡博士,因為《豐盛的人生》,切合葛博士的心理輔導理念。
去年四月,朋友傳來香港電台 21.4.2019 的節目《舊日的足跡》,由車淑梅訪問葛琳卡博士,之後上網搜尋她的相關短片,加上《號角月報加拿大版》的文章,對她的個人經歷和輔導理念,有了更深入的認識。(見參考資料)
去年四月,朋友傳來香港電台 21.4.2019 的節目《舊日的足跡》,由車淑梅訪問葛琳卡博士,之後上網搜尋她的相關短片,加上《號角月報加拿大版》的文章,對她的個人經歷和輔導理念,有了更深入的認識。(見參考資料)
相關重點
1. 情緒影響行為,不是思想控制行為:
以往,心理輔導所廣泛引用的「認知行為治療法」,以思想改變行為作為理論基礎。
但葛琳卡博士指出:『思想不能控制行為,所以認知行為治療法不是最好的方法。重點不是改變思想、不是改變行為,(首要)是改變情緒。』
換句話說,單單改變思想,不足以改變行為,行為和思想是由情緒主導的。
2. 人有情緒記憶,因此不是要忘記過去,而是釋放:
行為是受情緒主導,亦是受到埋藏於腦部長期記憶之中那些不愉快的記憶所影響的。
『最新的研究是:大腦有記憶系統,從小至大,所有開心、不開心的情緒,都記憶在腦部「杏仁核」的區域。』
『不是要忘記那些不愉快的記憶,而是要釋放那些不愉快的記憶。』
換句話說,早年的經歷,在大腦的長期記憶裡,因此不是要忘記過去,而是釋放,因為這些記憶是難以忘記的,更會在一些情況下再度浮現和影響人的情緒反應,所以不應置之不理。
3. 釋放的方法,是要說出來:
我們需要表達情緒,如何表達?就是對別人要講真實的。
『若一直壓抑情緒,當有一天遇到某些事件便會爆發(失控),所以要說出來。』
『對自己誠實、對神誠實、對人如實。』
『將心底壓抑的事或實情說出來,說出來是治療的一部分,起碼別人能夠明白。』
4. 真實、改變不是單靠自己 :
葛博士反覆強調真實的重要性,因為人是有「自我防護機制」的,掩蓋背後的動機與情緒 -
『一個人應該要坦誠地面對自己、反思自己的生命。』
『能夠接納到自己,就能夠向前行。』
『生命中有很多破碎、受傷的地方,由上主幫助我們做重整的工作(醫治)。』
『真正的進步或者醫治就叫做「真實」。
『真實地面對自己、理解自己的負面思想是從那而來的。要知道自己的想法有甚麼功能。例如父母責罵子女其實背後的想法是想鞭策子女。』
『做回自己很重要,認識真實的自己。』
『在上帝面前承認真正的自己。』
『生命的核心是真實。』
『唯有看到自己的罪有多大,才能看到神的愛有多深。』
『真實地看自己的人,越能夠感受到上帝的愛。』(因為看到自己有多大的罪都被神所赦免)
『真實是要很多學習的 (因為人很怕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向神、向人表露),是一個生命改造的過程,便越來越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、面對別人及面對神。要承認自己的問題。』
『不能接納別人的地方,也是不能接納自己的地方。』(心理投射)
『不是自己努力地去改變自己,而是將問題交給神 - 學習將問題交給神、將感覺告訴神、經歷神如何接納自己、將改變的工程交給神。』
『透過那些令自己感到憤怒的人,去發現自己的問題、檢視自己不喜歡的事。』
『了解自己、明白自己、交給神,由神改變我。』
『將自己的真實活出去,自己慢慢便有改變。』
『在神面前真實地做自己,將來我自然變成一個更好的人。』
『當自己真實的時候,才能得到改變和幫助。』
『一個人應該要坦誠地面對自己、反思自己的生命。』
『能夠接納到自己,就能夠向前行。』
『生命中有很多破碎、受傷的地方,由上主幫助我們做重整的工作(醫治)。』
『真正的進步或者醫治就叫做「真實」。
『真實地面對自己、理解自己的負面思想是從那而來的。要知道自己的想法有甚麼功能。例如父母責罵子女其實背後的想法是想鞭策子女。』
5. 拆解「自我防護機制」,了解行為背後真正的情緒,不要壓抑問題與情緒:
『認識真正的情緒,才能改變情緒。』
『一個常常發嬲(憤怒)的人,他/她真正的情緒是他/她傷心難過,需要有人支持他/她、明白他/她很怕失敗。表現很惡的人,其實是脆弱的人。』
『當別人情緒波動,我們應該去了解究竟發生了甚麼問題。』
『不要壓抑問題與情緒,並要學習處理情緒的技巧。』
6. 心理學的「心理投射」理論:
情緒爆發的其中一個原因,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對方有某種情況。
『要修補關係,就要先認識自己、接納自己。因為心理學有「心理投射」的理論 - 當我們不喜歡某人做某事,或批評別人某種情況,其實是不喜歡自己也有那種情況。』
7. 認識自我,認識「自我防衛機制」:
『重點是(我們)要明白自己是那一類型的人、自己真正的情緒是甚麼、自己用了甚麼防衛機制、自己有甚麼技巧可以學習,以幫助我能夠處理到這些負面的情緒。我能夠處理到情緒、能平穩,便可以恰當地向人表達。找到這些重點,才能明白自己真正的問題在那裡,才能真實化。』
8. 生命的創傷和張力:
『受到別人的傷害,裏面有種張力。要說出來,釋放裏面的張力。』
『生命的創傷是需要去面對、表達的,將裏面的張力釋放出來。但人是會害怕表達這些創傷的,Freeze (凍結)在這些位,需要上帝的介入、幫助。因為自己不能接納自己。』
『當我接納自己的缺點,那些缺點便會慢慢化解。』
9. 穩定自我的價值:
『就算我做得不好,我這個人都有價值,我需要這樣的信念,去穩定自我價值。』
(按:這與陶恕所言相同 - 『須浸透在真理裡面,讓真理來安定我們的思想。』,也與盧雲神父的講法相同 - 我們在神面前是有價值的人。)
『就算自己做得不夠好,也不需要太過貶抑自己、逼自己。當我接受自己、對自己好些、不怪責自己的時候,我反而不知不覺便做到。當我接納自己不夠好的地方時,那些不夠好的地方便會慢慢化解。』
『當我經歷到我是有價值(的人),上帝的愛才能給我能力。』
(按:當人曾經被人離棄過,尤其是父母的話,便會覺得自卑、自我價值低。)
『就算自己做得不夠好,也不需要太過貶抑自己、逼自己。當我接受自己、對自己好些、不怪責自己的時候,我反而不知不覺便做到。當我接納自己不夠好的地方時,那些不夠好的地方便會慢慢化解。』
10. 信仰真理與醫治
- 兩者的關係:
『新生命不是逼迫自己,而是放手,讓神醫治。受傷的生命都要得到醫治,而神的愛就是醫治。』
(按:盧雲神父其中一個重點是我們都是蒙神所愛的兒女。他非常強調神的愛,葛博士亦強調神的愛 - 如果神這麼愛我們,我們也應該愛自己。伊麗絲·桑德在《高敏感一族》書中亦指出,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的人,是愛自己不足。)
『十架的功效,除了赦罪,我們也得到醫治,(赦罪與醫治)兩者並行。』
11. 困難的原因、朋友可以做的:
『有些人在生命中曾被人離棄,又或者不被人信任......也有很多人生命中其實裏面很孤單。裏面很孤單的人,很想有人明白他/她們,但他/她們不懂得去找人明白自己,他/她們亦很害怕再被人拒絶。所以如果我們很想關心身邊的人的話,我們不單是與他/她們風花雪月,而是我們能夠用心與他/她們傾談,明白他/她們所講的,認同他/她,和他/她一同感受。』
12. 童年成長時的經歷影響一生:
她指出,母親懷胎時的情緒,對胎兒會有影響;母親自己在童年時的經歷,亦會影響她撫養自己的孩子時的心理與情緒;一個人在童年時,甚至嬰兒時的經歷,亦會影響往後一生。她舉例,一個嬰孩曾在哭時被忽略,長大後有焦慮感、擔心遭人離棄,所以嬰兒若啼哭,父母不應置之不理。
『母親在照顧嬰兒時,會想起自己嬰幼兒時期被母親照顧的情況 。』
『小時,若哭時沒有人理會,會影響一生,日後對人焦慮,很怕別人離棄自己,不喜歡自己、不理會自己。(按:這點與依附理論 (attachment
theroy) 及依附障礙 (attachment
disorder) 的理論吻合。) ......
這些經歷就儲存在我們大腦的「杏仁核」裡,到某些情景出現時,就會引發那些感覺浮現。......』
『很多負面情緒的出現,其實是源於嬰兒時期得不到幫助、感到很痛苦。雖然(長大後)可能已經記不起嬰兒時的經歷,但身體卻有那種反應。如果明白那種身體的反應,那種信息就是指那些童年經歷。』
『母親在照顧嬰兒時,會想起自己嬰幼兒時期被母親照顧的情況 。』
13. 朋友的重要性和適切的反應:
『每個人都需要有朋友,也需要有人明白自己。』
『作為朋友的,不是要去解決他/她的問題,但如果朋友有一對聆聽的耳朵、用心地去明白,以同理心去感受他/她的感受,對他/她而言已經是一種好好的醫治了。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,而且是很有幫助的。』
葛琳卡博士輔導理念的背景
葛琳卡博士以基督教信仰的理念作為心理輔導與治療的基礎。葛博士童年時亦曾經受過母親嚴重的傷害,其實創傷埋於內心揮之不去,對她有深遠的影響。在加州讀書和生活的八年,她形容為曠野的生活,是神對她的磨練。但上主以衪的愛,引導她明白自己蒙神所愛,因此亦應該愛自己。她如實面對自己的問題,因而釋放了自己,與母親復和。
她將自己的個人經歷和學識,結合基督教信仰原則與心理學的輔導理念,以及基於現今最新的腦神經心理學的研究,以小組輔導治療方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認識真實的自己、了解隱藏於情緒背後的心結、釋放自己,得以過更豐盛的人生。我深信神是藉著她的個人經歷去建構她的心理治療及輔導理念,令更多人受惠。
總結
人在家庭、成長、經歷、人際、性格、情緒、行為上,或多或少有些不太理想的情況,與活得豐盛(約翰福音第10章:10─11節)相距甚遠。這些問題,確實需要處理和醫治,否則怎能帶來生命的改變、活得豐盛呢?一棵健康的樹,才能長出健康的果子。心有不安,實在難以活得自由、豐盛。
原來情緒主導了我們的行為。過往的經歷成為影響我們今日行為與生活的跘腳石。如果靠一己之力,實難改變老我。
葛琳卡對此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。因此,十分鼓勵大家詳看 Youtube 上的短片,由她自己生動活潑地將她整套理念娓娓道來。以上只是將部分講話轉為書面語,欠缺上文下理,始終難以完整、傳神。
她所說的是一般原則,可能未必每點都對應所有人各種各樣的情況。但相信了解這些重要的理念,我們可以獲得啟發,既能自助也能助人。
當人成長了,便會發覺其實身邊的人的背後,或多或少都有些經歷上遺憾的事,誰會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呢?
後記
葛博士在訪問中曾提到「玩轉腦朋友」( 'Inside
Out',或譯作「腦筋急轉彎」) 這套電影動畫,恰巧其後電視上有重播。這套片的製作是經過諮詢許多心理學家而成的,劇情完全形象地表達了腦部裡面各部分的運作 - 控制區、記憶區、情緒區、行動區;尤其是掌管情緒的部分,如何即時主導大腦的「控制台」,影響人的反應與行為。快樂、憂愁、憤怒、驚慌、厭惡等五種情緒,主導了女主角對事情的反應,連父母也不能明白她的行為,但原來各種行為背後均由不同的情緒所引起。情緒亦與長期記憶區所回憶的往事有關,隨即作出反應,就像在「控制台」按下不同的情緒按鈕一樣。
按腦神經心理學說,腦部的前額葉區域是主導大腦的「控制台」,至成人階段才發展成熟。雖然動畫的主角是小孩,所以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弱,但成人的腦部的運作,原理相同,豈不往往也是由情緒掩蓋理智(思想)、由情緒主導行為,而非由思想主導行為嗎?若任由情緒主導大腦的控制室,尤其是憤怒的情緒,可能會造成破壞或難以挽回的後果。所以,我們應該要了解自己的情緒並做情緒的主人,而不是任由情緒控制我們的思想與行為。
參考資料
葛琳卡博士簡介:
https://www.connexion.com.hk/ch-team
一分鐘的簡介短片 - 《認識具破壞力的情緒》:
號角月報的文章:
https://www.heraldmonthly.ca/newspaper/web/articleView.php?date=201703&id=5143
完整的訪問短片:
1. 認識具破壞力的情緒:
2. 情緒的迷思:
3. 傷痕的醫治:
4. 心靈醫治之路:
5. 香港電台節目舊日的足跡 - 車淑梅訪問葛琳卡博士 (2019年4月21日):https://m.facebook.com/RTHKradio1/posts/2024233534369949
拉法基金會的簡介:
1. 拉法基金會網站
2. 短片簡介: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