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介紹
岡田尊司是日本一位著名的精神科醫師,以研究人際關係的依戀理論(attachment theory,或譯作依附理論、依存理論)而聞名,且有多部著作。
他在2018年的新書[依戀,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],2021年6月才被台灣的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譯成中文版,到8月才在香港的書局上架。
筆者以往只從一些網上的中西文章初步了解心理學的依戀/依附理論,包括四種依附類型及依附障礙(attachment disorder)所產生的問題,但都是皮毛,所以一直希望看到全面的中文版著作。岡田是這方面的亞洲專家,最近看見此書上架,一口氣讀完,覺得這套見解對人非常有幫助,很有道理、很實用,每個人都應該認識這套理論,所以特此撰文推介。
對「依戀」的誤解
筆者嘗試簡介和總結岡田尊司在書裡的重點,希望更多人認識這套理論。最好當然是讀者能親自閱讀全書,並思考怎樣將依戀機制應用在自己、家人、親朋或服務對象的身上,例如兒童及青少年。
在書店,這書很受歡迎,因為放在戀愛書籍的架上,令人誤以為是教人談戀愛或改善夫妻關係的秘笈,但其實是被書名誤導了。原來依戀/依附是人與心靈支柱之間的關係,而每個人都需要心靈支柱。
許多人不清楚什麼是依戀或依附(attachment),筆者也是近年才知道。台灣則比較多專家在網上寫文章介紹。
原來依戀機制(又稱為依附/依存機制)是每個人的基本需要,由嬰兒至成年,一旦失衡,影響一生,但又有幾多人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依附類型,以及該類型對自己的影響呢?
依戀/依附理論的發展
依戀或依附關係一詞由英文attachment而來,,但兩種譯法筆者也不滿意,因為帶有負面含意,而且依戀一詞更容易引起誤解,以為只是與戀愛或婚姻有關!有人譯為「依存關係」,似乎更合適。
根據研究,依戀是人類的基本需要,也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天性,而且不是負面的事。
「依戀療法」與醫學治療的分別,在於以依戀觀點去理解人的情緒和行為問題,改善安全堡壘機能、穩定依戀機制,來提高安心感及信賴感,提高抗壓性,從而改善適應及行為狀況。(71頁)
在依戀機制下,人人都需要建立一個「安全堡壘」(safe base,或譯作「安全基地」、心靈依靠)。這是心靈上的重要支柱,是人類的基本需要。
岡田尊司不厭其煩地再三強調,遇到有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、青少年,或需要接受輔導、治療的成年人,均應該從依戀關係和狀況去分析其根本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例如他提到矛盾型依戀是一般心理諮商都難以改善的;而矛盾型依戀不只在幼兒階段出現,長大成年後仍會殘留,稱為焦慮型或受困型依戀,容易產生人際關係不佳及社會適應困難,抱持「不是全好就是全壞」的兩極化思考,容易陷入慢性的負面思考,使人自認不幸,產生慢性自我否定,令心理諮詢商及認知行為治療更加困難,因為很難只冷靜聚焦在認知問題上。一般的認知治療的做法,反而刺激個案的依戀,容易造成依戀焦慮,令個案不是拒絕繼續諮商,就是在諮商師面前扮好孩子。(218-224頁)
岡田在第一章用了相當多篇幅闡釋依戀觀點比醫學觀點更勝一籌,能解決許多醫學無法治療的問題,例如「以依戀觀點處理兒童問題,效果卓著」(65-70頁)。
Attachment Theory(依戀/依附理論)最初源於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(John Bowlby)在195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發現與家人分離的兒童,出現各種身心問題。
鮑比與瑪麗愛因斯沃斯(Mary Ainsworth)共同研究「依戀理論」,至1970年代,大致奠定了依戀理論的基礎。
根據此理論,幼兒與主要養育者(通常是母親)會產生依戀(心靈依靠)。這種連結除起了保護作用,更促進兒童的社會性和知性發展(52頁)。童年的依戀狀況,更會延續終身,影響成年人的人際關係。
岡田指依戀理論另一大進展是研究發現催產素有促進社會化的作用。他形容,「曾經受到輕視的依戀機制,其實是支撐我們生命的根幹,其重要性如今也已再度受到重視。」(60頁)
五種依戀/依附類型
岡田尊司將依戀類型分為五種(285-287頁)並精扼地解釋:
1.安全型 -
不過度依賴,也沒有受到過度控制,能在需要時適度依賴他人,與「安全堡壘」之間建立穩定的關係。
2. 逃避型 -
逃避與人有親密的關係,遇到困難時無法求助他人,受到他人依賴又會感到壓力,盡可能避免展現自己的情緒,也逃避解釋自己的想法。
3. 矛盾型-成人後稱為焦慮型(受困型) -
容易出現兩種極端:一方面過度渴求別人的愛與關注,因為太在意他人的想法而扮演事事配合他人的好孩子;另一方面,當他無法獲得愛與關注時,又會產生憤怒及拒絶等反應,變成壞孩子。
4. 恐懼、逃避型 -
渴求愛與關注的傾向和恐懼受傷、逃避親密關係的傾向同時存在,這種類型的人往往展現強烈的警戒心和猜疑心。
5. 未解決型 -
過去的依戀創傷遲遲未癒,與父母或親密伴侶之間的關係不穩定。
不過在網上,台灣設計的一份[依附量表成人版]則只分為四種:
1. 安全依附
2. 焦慮依附
3. 逃避依附
4. 矛盾依附
按某些專家的解釋,其中又以焦慮型與逃避型 - 簡稱「焦逃配」- 之間最難相處,因為焦慮型對於與對方的關係沒有信心,比較緊張對方的表現;但逃避型卻對焦慮型的緊張表現反感,這令到焦慮者更焦慮,形成惡性循環。另一美國專家Annie Chen 則形容這是distancer-pursuer「疏遠者-追逐者」的互動(199頁)。
不過,同一個人,與不同人相處,也會出現不同的依附狀態,例如與某些人有安全的依附關係,但卻逃避另一些人,或擔心(焦慮)自己與另一些人的關係是否良好。
如果能夠與所有人都是安全依附的關係,當然最最好,但世事難以完美。
成長經歷對依戀類型的影響
許多人由於成長的經歷而導致焦慮或逃避與其他人的關係,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相處上的問題,其實源於自己的依附類型以及其影響。
岡田引述研究指出:幼兒期的依戀類型是會持續的,七成的成年人仍維持一歲時的依戀穩定性(stability of attachment security
from infancy to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)。
所以一歲前與母親的依戀關係,對人有關乎一生的影響。
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也曾解釋,嬰兒啼哭是應該要理會的。她舉了一個實例,一位男子在嬰兒期因啼哭時經常沒有人理會,到成年後,他對人欠缺信心,有焦慮,怕人離棄他。
所以嬰兒期的安全感對人的影響,會延續到成年。這與另一種意見認為「嬰兒啼哭要任由他哭,不予理會,否則便會縱壞他」是相反的。
另一個失去安全依戀的原因,就是原本發揮安全堡壘的人「失效」,例如離世、分離、不和、改變態度、虐待、頻頻轉換等。
中國人有一句話是「打者愛也」,但被虐待的孩子,與緊密照顧者的關係破裂,更會破壞孩子的依戀機制,形成不安全紊亂型依戀(54,58,70-72頁)。
有些家長不覺得自己有虐待子女的情況,但其實「虐待」並非只限於身體上,而是精神上,例如言語暴力、羞辱、忽略、威嚇、脅迫等,而岡田亦提出「教育虐待」這趨勢,意思是孩子在父母強制下用功讀書,連玩樂的時間也沒有(70頁),實在是另一種形式的虐待。
最好的依附類型:安全依戀/依附
「安全依附」就是指有人能夠成為自己的「安全堡壘」。
但最重要的,是一個人首先需要有人成為自己的安全堡壘,然後他/她才能成為其他人的安全堡壘!
換言之,母親首先要有自己的安全堡壘(例如丈夫)、有安全型的依戀,才能成為孩子的安全堡壘,令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。研究也指母親的依戀類型以極高比例與子女的依戀類型相同。(59頁)
那麼,什麼是安全堡壘?
什麼是安全堡壘/安全基地?是令人安心的心靈支柱
依戀理論指出子女與父母之間,需要有安全的依戀關係,父母才能成為子女的安全堡壘。
父母作為子女的安全堡壘,需要有兩項重要條件:回應性與感受性,意思是對孩子的表現要有回應及感受孩子的情緒與需求(55頁)。
當依戀機制有問題或不穩定,會導致當事人(或稱為個案)有情緒及行為問題,而且與其他人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。
孩童時期的依戀問題亦會延至成年,甚至是終身都有影響,因為會影響當事人與伴侶、配偶、子女,甚至朋友之間的相處。
若果當事人原本所依戀的對象-例如父母或婚姻伴侶-自身的依戀狀況變得不穩定,改變了對當事人的態度、無法提供心靈支持,這樣,「安全堡壘」卻成為「危險堡壘」。(115-120)換言之,原本安全依戀的關係也可能有一天變成不安全。
崗田更指出,不安全依戀的影響,很快會化為精神或行為問題浮現。(120頁)換言之,有時至親或好友的態度原本「好地地」的,卻突然改變,其實可能因為安全依戀的機制出現了問題,若從依戀觀點去理解,可能會更有幫助。
依戀觀點與傳統醫學觀點的分別
岡田首先在第一章用了大量理據解釋不少個案的情緒行為問題,用傳統的醫學觀點和治療難以有效,是因為當事人的問題源於依戀問題。
從依戀觀點對症下藥,依戀機制有問題的個案,便需要有人成為其安全堡壘。父母或其他人,例如治療師、輔導者、老師、朋友等,可以成為個案的「臨時安全堡壘」,幫助個案撫平已受傷的不穩定依戀狀態,這稱為「穩定依戀療法」。(152頁)
當臨時安全堡壘發揮到穩定個案的依戀機制,個案的情緒行為和人際關係便大有改善。(152-165頁)
此外,父母或伴侶往往是令個案的依戀機制不穩定的來源,因此為個案提供心理輔導的人(台灣稱為諮商師),如果先從個案的依戀對象如父母或伴侶入手,反而會更有效。(158頁)諮商師本身也應該成為個案的安全堡壘。「優秀的諮商師,一定具有出色的安全堡壘機能。」(153頁)
「藉著提高安全堡壘機能,依戀療法將引出個案本身的潛力,並透過提升自我潛力,達到翻轉現況的成果。 」(215頁)
如果想依戀療法有成效,個案的父母或伴侶,需懂得反思、自省、站在個案的立場思考。岡田提出,若「面對無法回頭與改變不了的父母或伴侶時」,關係怎也無法改善,就必須先拉開適當距離,以確保個案本身的安全穩定為優先。(166-167頁)
此外,岡田尊司提到除了人之外,工作與嗜好也可以成為人的安全堡壘 - 但這亦可能帶出太過沉迷嗜好的問題,例如上網、賭博成瘾。
如何才能成為安全堡壘
當然,事情不是如此簡單容易。
擔任安全堡壘的人,需要做到以下重點,才能成為個案的安全堡壘(173-190;236-253頁):
1. 懂得反思、反省(自己對個案的言行有什麼問題,應該如何應對)
2. 加強同理心(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)
3. 擺脫自己的觀點
4. 保持温柔
5. 堅持不懈
矛盾型依戀:改變兩極化思考
崗田特別發展出一套名為「矛盾型依戀•兩極化思考改善療程」(230-233頁),重點是:
1. 保持「左腦理性思考」與「右腦由情感主導思考」這兩者之間的平衡。
2. 引導個案認識依戀理論,明白自己的問題是基於依戀機制出了問題,因此從這方面去分析問題所在與應用依戀療法。
岡田指出,過度渴求愛與過度反應是矛盾型依戀的人的最大問題,大大影響人際關係,因此改善重點在於保持內心的平衡。(230-233頁)
岡田亦提出,應該在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(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)之上,再加上'E'(emotional),即是:認知、情感、行為訓練,而情感訓練就是「提高感同身受的能力」。(237頁)
岡田也從腦神經科學觀點,解釋要加強矛盾型依戀的人左腦前額葉的功能,即是培養理性思考、換一個角度(客觀的、宏觀的,從對方的)去思考及看待對方的言行;(238-246頁)並嘗試以找出事情好的一面去翻轉「不是全好就是全壞」的兩極化思考。(246-248頁)
岡田指出,有矛盾型依戀又傾向兩極化思考的人,往往只能接受百分之百的完美,只要有一點不完美,就會認為一切都變糟了,因此需要從壞事找出好的一面,從宏觀看事物,提高適應力,轉危為機。(248頁) 不過,如果個案有根深蒂固的心理創傷,以上的辦法就很難行得通,因此必須先運用心理照護的療程去處理好心理創傷。(249-250頁)
岡田所提出的療程,重視培養個案持續前進的勇氣,亦會配合當事人的現狀去進行。(251-253頁)
- 5種對策
對於焦慮型(矛盾型)依戀的人,要具備以下各點才能達到安全型依戀(290-291頁):
1. 客觀的反思反省。
2. 自律、冷靜自制,不過度反應。
3. 放下理想標準、不過度期待別人或自己應該怎樣做。
4. 從依戀關係的角度去看自己和他人。
5. 自己的事由自己決定、自主的行動。
- 堅定不移的溫柔,小小逐步的改變
依戀療法是包括雙方面的,雙方都要改變自己、改善自己。療程也不一定只靠專業人士;當事人自己或家人也可以運用書中介紹的方法。(256-257頁)
進步或改變是由小事、小步子開始,岡田指就算是做討厭的事、做家務也有作用,因為從微不足道的成功經驗中,找回自我肯定感(210頁)。
當擔任安全堡壘的一方,發揮到安全堡壘的功效,個案便會有所改變。
雖然個案可能是逐少改變,但不能操之過急、不能批評責備,或因為未見進步而失望放棄,反而要繼續以温柔耐心相待。當個案感受到對方愛自己,便會慢慢改變。(191-215頁)
因此,本書的中文名稱提到「溫柔解方」,總括而言,若要令人改變,是用堅定不移的溫柔(我認為用「愛」一字可以概括這種溫柔,但岡田並沒有用「愛」這字),這就是解決依戀問題、穩定依戀機制的「良方」。
復原之路的八個階段
岡田提出:復原之路分為八個階段(191-215頁):
1.若無其事增加對話與接觸(意思是「打開溝通之門」)
2.增加彼此往來的頻率
3.開始訴說內心話,願意提及受傷害的心情
4.開始自省,面對問題
5.開始採取改變自我的行動
6.從微不足道的成功經驗中,找回自我的肯定感
7.開始對別人懷抱體貼與感謝之情
8.內心保有穩固的安全堡壘
無論我們是想作為別人的安全堡壘,抑或是想改善自己,都應參考以上各項要點;循序漸進,定有得益。
依戀觀點可以改善ADHD的行為
為什麼以依戀為題的書,會談及ADHD(即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)呢?香港、美國、日本等地區,近年也越來越多兒童被介定為ADHD.
岡田尊司憑著自己作為精神科醫生所處理的受虐個案,質疑美國十分之一的兒童被診斷為ADHD是比例太多,可能根本並非真正的ADHD,而只是因為美國的DSM5診斷定義太闊。
他更敢於批評「DSM5」有關ADHD的「症狀診斷觀點」是個「偽醫學觀點」(76頁),因為先為某種障礙取個名稱,然後說這個名稱就是症狀的原因,他指這種解釋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謬論,掩蓋了真正的原因(85頁)是兒童受過虐待,因而有類似ADHD的行為表現。
岡田指出「目前已知虐待等心理社會因素,可能造成與ADHD相似的症狀」。他引用一個橫跨40年的研究指出,「被診斷為成人ADHD的,實際上幼年時大多並非ADHD患者,因而產生了ADHD是否真為發展障礙的疑惑。從這個例子就可清楚看出,光憑症狀診斷的診療方法,絕對有其極限。」(78頁)
岡田解釋,由於美國受虐的兒童近年也很多,所以「欠缺了其他更重要的東西」(92頁),就是與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,因而產生許多類似ADHD的行為問題。
岡田尊司認為提高安全堡壘的作用,對改善ADHD孩子的行為問題大有幫助!(97頁)「相較之下,若是能先用温柔親切的態度對待對方,對他說的話付出同理心,讓生理學方面的依戀機制穩定下來,對方的認知也比較容易朝信任他人的方向改善」。(103-104頁)
岡田尊司這種對ADHD的見解的確很突破,值得重視和深入探討。
總結
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與人建立安全依戀/依附的關係。若果依戀機制不穩定,便會影響情緒行為,這亦解釋了許多父母與子女之間、伴侶、配偶,甚至朋友關係出現問題,都是源於依戀機制出了問題。
岡田尊司鼓勵人,就算沒有專家治療,也可以採用書中的具體建議,來學習改變自己,成為安全型依附,以及如何成為他人的安全堡壘。
讀後感
內容編排
此書的前言和第一章「醫學觀點的極限與依戀觀點」比較難明白,似乎是想說服醫學界、心理學及輔導界的專業人士,為什麼依戀療法那麼有用,比醫學方法更有效。但對於還未明白依戀是什麼的讀者而言,可能會覺得長篇大論,難以明白和沉悶。
筆者個人的經驗是從第一章近尾聲106頁「依戀,始終堅定的溫柔態度」開始,先了解什麼是依戀和安全堡壘,直至看完第二、三章的療法療程,然後才閱讀第一章。
如果讀者有多些心理學和精神醫學的基礎,看引言及第一章便會更輕鬆。
依戀/依附理論的應用與評價
- 依戀並非不好:
之前筆者一直懷疑attachment theory是否「健康」的心理狀態,直至看完此書,就更明白attachment是人性,有好處但也有壞處。
- 中國人歷史文化、社會、婚姻特質對依附機制的影響:
有些人追溯家庭背景,原來或多或少有依附問題,包括祖父母輩因為戰亂的影響,家人分離,而這些情況所產生的依附問題,又會影響他們与子女的關係,再繼而影響下一代。
以此分析,中港婚姻、聘請外傭照顧子女,都影響了原本母親與子女應該建立的緊密關係。
此外,子女自幼與母親分離,或者母親在照顧子女方面的表現不穩定,也同樣會破壞依附機制。
再者,中國人以往生養眾多,對子女難免有所偏愛,而且中國人基於傳統文化,也不會像西方人對子女那麼親密,因此依附問題可能比外國更普遍和嚴重。
- 獨身與逃避依附:
一些獨身的人,其實可能是源於「逃避依附」,因此難与人建立非常密切的關係。華人傳統觀念上,認為不婚的人若不是緣份問題,就是性格有問題,這其實是錯誤的批評和誤解。
- 工作狂與沉迷嗜好:
另外,有些人以嗜好或工作為精神寄托,其實也是以嗜好或工作作為安全堡壘,但這當然不是好事。我們人類的天性應該是以人作為安全堡壘。
- 依附問題影響深遠和廣泛:
簡而言之,那些兒童時期得不到緊密照顧者的愛,或者成年後欠缺/突然失去「安全堡壘」的人,會與其他人的相處也產生問題。
筆者在不少人的經歷中,深深體會這套理論不是假設,而是非常真實。但許多人並不了解自己或親朋的問題是出於什麼原因,也難以解決這些問題。原來人際關係、情緒、行為,甚至工作、健康、精神問題,竟然可能源於依戀問題!在不少情況下,改善不穩定依戀關係的「依戀療法」更勝醫學治療。
這理論的應用很廣泛,不止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或情侶、婚姻關係。失去工作、至親離世,令人感到空虛,原來都可能與失去「安全堡壘」有關。社會越來越進步,但依戀問題的成因卻越來越多,導致有依戀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!難怪專家重新重視這個五十年前已經發表的依戀理論。
將岡田尊司的書與Annie Chen的書作一比較
不過,日本精神科醫生岡田尊司這本書,與另一本由美國的婚姻與家庭治療諮商師Annie Chen在2019年所寫的新書[情感依戀關係療法](The Attachment Theory Workbook)比較,岡田尊司的書更容易明白及實用,讀者可以先閱讀此書。
個人覺得Annie
的書更學術,裡面所提及的建議,對象似乎以情侶、夫婦為主,個案描述詳細而複雜,未必引起讀者共鳴,因為遭遇不盡相同,所建議的活動亦比較切合西方文化,例如勇於討論、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,又或者角色扮演等,這些做法對於習慣含蓄內斂的中國人,未必太適合。
相比之下,岡田尊司[依戀,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]這書比較有趣味、生活化和容易明白,亦解釋為什麼不少人與父母、子女及朋友,往往在相處上有問題,其實是源於欠缺安全堡壘,兩極化思考等,而他點出的大原則與解決方法,也比較清晰易用。
Annie Chen 的「依附類型網上測驗」(Attachment Quiz)
不過Annie Chen 設計了一個「依附類型測驗」(28-37頁),網上測驗結果會以蜘蛛網形式的圖表顯示一個人在四個向度 - 安全感、不安全感、焦慮型、逃避型 - 的程度,因此讀者可以按測驗結果了解自己傾向安全抑或不安全型,以及焦慮/逃避的程度,例如以下的圖表分析:
書中並以具體分數代表每個向度的高、中、低程度,並指出還有一種類型,是結合了焦慮型與逃避型。(37頁)
網上測驗會對每個人的結果提供文字解釋。不同時間做,若選擇的答案不同,結果也相應不同,但一試無防。
這網上測驗的連結為:www.attachmentquiz.com/quiz
Annie Chen與岡田的依附類型的分類方式與治療重點不相同
岡田尊司集中闡釋矛盾型依戀的療法(287-319頁),而Annie Chen一書,則列出六種依附類型的互動,建議怎樣改善。
她以焦慮、逃避、安全這三種依附類型,再細分為六種互動類型:
焦慮-焦慮型互動
逃避-逃避型互動
焦慮-逃避型互動
安全-焦慮型互動
安全-逃避型互動
安全-安全型互動
但Annie在六種依附類型的互動中,並未包括矛盾型,所以與岡田尊司不同,而岡田尊司所提出的矛盾型,可能就是Annie結合焦慮型與逃避型。
因此,如果是矛盾型的人,可能覺得Annie的建議未能完全適用,只能基於自己是傾向焦慮型多一些,抑或逃避型多一些,來找出適合自己的互動類型建議。
其他參考資料
1. “Everything You Want to Know About Attachment Disorder in Adults ”:
https://psychologenie.com/attachment-disorder-in-adults
2. 本網誌有關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的介紹文章:https://footprintsinsand2016.blogspot.com/2020/06/dr-katherine-kot.html
留言
發佈留言